巴夏精選短片(2分58秒)【如何讓自己「停止批判」的關鍵和方法】Bashar555
片名:【如何讓自己「停止批判」的關鍵和方法】Bashar555
Tips to stop negative judgment other than catching yourself judging
影片摘自:2019-The Council of 13 and the Crystal Skulls
中文翻譯:Jimmy
此篇內容:
Last question, I think. About…
最後一個問題。我想應該是。關於…
最後一個問題。我想應該是。關於…
We will see about that.
我們待會就知道。
我們待會就知道。
Okay. About judgment. It’s… I love… I understand that it’s separating to have judgment would become the energy of judgment. But I find…
好的。有關於「批評」。它…我喜歡…我了解去批評別人是一種視自己與對方是分離(不是一體)的行為,會變成批判的能量。但我發現…
好的。有關於「批評」。它…我喜歡…我了解去批評別人是一種視自己與對方是分離(不是一體)的行為,會變成批判的能量。但我發現…
Well. Yes although I’m not saying that separation in and of itself is negative. Because remember some limitations are positive you need them in order to have a physical experience at all.
嗯,是的。雖然我沒說「視自己與對方是分離的」這件事本身是負面的。因為,別忘了:有些限制是正面(有幫助)的,你們需要它們才能夠有一種物質的體驗,否則你們根本無法體驗。
嗯,是的。雖然我沒說「視自己與對方是分離的」這件事本身是負面的。因為,別忘了:有些限制是正面(有幫助)的,你們需要它們才能夠有一種物質的體驗,否則你們根本無法體驗。
So don’t just assume that some forms of separation are automatically negative. It may be a negative mechanism being employed in a positive way. Do understand?
因此不要只是無意識地認為某些「分離」的形式是負面的。它有可能是一種「以正向的方式(或目的)被運用(所需要產生)的負面現象程。這樣你明白了嗎?
因此不要只是無意識地認為某些「分離」的形式是負面的。它有可能是一種「以正向的方式(或目的)被運用(所需要產生)的負面現象程。這樣你明白了嗎?
I do.
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
All right.
好的。
好的。
I do. Thank you. Okay. So any helpful tips on just catching myself judging and saying stop. Is it enough?
我明白了。感謝您。不錯。此外,對於「察覺自己正在批評並告訴自己停止批評」你有任何有效的技巧提示嗎?提醒自己就夠了嗎?
我明白了。感謝您。不錯。此外,對於「察覺自己正在批評並告訴自己停止批評」你有任何有效的技巧提示嗎?提醒自己就夠了嗎?
It can be enough unless you believe it’s not. Is there some particular technique you wish to utilize, some of the permission slip that you wish to utilize to catch yourself?
提醒自己可能就足了,除非你相信那樣做是不夠的。你是不是有某種「你希望採用的技巧方法」,某種用來提醒自己的「自我意識許可」?
提醒自己可能就足了,除非你相信那樣做是不夠的。你是不是有某種「你希望採用的技巧方法」,某種用來提醒自己的「自我意識許可」?
Yes.
是的。
是的。
Or ask you this question if it helps.
或是,如果對你有幫助的畫,問你自己這樣的問題:
或是,如果對你有幫助的畫,問你自己這樣的問題:
Okay.
好的。
好的。
“What do you get out of negative judgment? When you do it, does it make you feel better?”
「你從負面的批評裡得到什麼?」「當你這麼做,它是否讓你感覺比較好?」
「你從負面的批評裡得到什麼?」「當你這麼做,它是否讓你感覺比較好?」
No.
沒有感覺比較好。
沒有感覺比較好。
Then why do you do it? You must be getting something out of it or you wouldn’t do it. Remember that’s the motivational mechanism. None of you do anything you don’t believe benefits you.
那為什麼你要那樣做?你一定是「從中獲得某東西」,否則你不會那樣做。別忘這正是(人類做任何事情的)「動機如何運作的物理過程」。你們沒有人會去做任何「你不相信對自己是有益的」的事情。
那為什麼你要那樣做?你一定是「從中獲得某東西」,否則你不會那樣做。別忘這正是(人類做任何事情的)「動機如何運作的物理過程」。你們沒有人會去做任何「你不相信對自己是有益的」的事情。
So if you’re doing something you can see might be negative that you don’t prefer to do,
因此,如果你正在做某「你明知道自己不喜歡而可能是負面或消極」的事情時,
因此,如果你正在做某「你明知道自己不喜歡而可能是負面或消極」的事情時,
the first question is: “What would I have to believe is true about doing this that makes me believe this is beneficial for me to do it? Because I wouldn’t do it unless I believed it was.”
要提醒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我必定已深信不疑才會讓我認為做這件事對我是有益的』的信念?因為,要不是我已相信那樣做會帶來益處,我就不會那樣做。」
要提醒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我必定已深信不疑才會讓我認為做這件事對我是有益的』的信念?因為,要不是我已相信那樣做會帶來益處,我就不會那樣做。」
That’s how the motivational mechanism works. It’s infallible. You will not do anything you don’t believe benefits you. If you can see that it’s not your benefit, there must be a belief makes it look like it is or you wouldn’t choose to do it.
這就是人類做事「動機如何運作的物理過程」。它絕對萬無一失。你不會去做任何對你來說無益的事情。如果你能看出那對你無益,那你必定有個「使那件事看起來對你無益」的信念,否則你不會選擇去做。
這就是人類做事「動機如何運作的物理過程」。它絕對萬無一失。你不會去做任何對你來說無益的事情。如果你能看出那對你無益,那你必定有個「使那件事看起來對你無益」的信念,否則你不會選擇去做。
So is judgment then the…
所以這麼說的話,批評是一種…
所以這麼說的話,批評是一種…
Negative judgment. As opposed to just simple discernment.
「負面的」批評。其對應的只是「你對它的辨識力」(察覺出它的能力)。
「負面的」批評。其對應的只是「你對它的辨識力」(察覺出它的能力)。
All right and sometimes just vague to me…they are unclear.
好的。而有時候對我來說只是不很明確……它們很模糊不清。
好的。而有時候對我來說只是不很明確……它們很模糊不清。
All right. But you can gain clarity within yourself, again by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to examine your beliefs about what you think you’re getting out of the behavior that you’re exhibiting.
好吧。不過我再說一遍:你可以藉由「問對的問題」來檢視自己關於「什麼是你認為自己可以從你所展現的行為中受益」的信仰系統,以獲得自己內心的明晰。
好吧。不過我再說一遍:你可以藉由「問對的問題」來檢視自己關於「什麼是你認為自己可以從你所展現的行為中受益」的信仰系統,以獲得自己內心的明晰。
Because it always comes down to “what you believe to be true”. You cannot have a behavior, you cannot have a thought pattern, you cannot have an emotion without believing some definition to be true first.
因為,結論永遠是「你相信什麼是真實的」。如果你不是「已相信某些定義是真實的」,你就不會表現出某些行為,你就不會有某些思維模式,你就不會產生情緒。
因為,結論永遠是「你相信什麼是真實的」。如果你不是「已相信某些定義是真實的」,你就不會表現出某些行為,你就不會有某些思維模式,你就不會產生情緒。
That’s always the blueprint that leads to every other experience. Those experiences of emotions and thoughts and behaviors may reinforce the original belief.
「信念和定義」永遠是引領人們至每一個經驗的「行為藍圖」。而那些情緒、想法和行為的經驗,可能會又強化了原有的信念。
「信念和定義」永遠是引領人們至每一個經驗的「行為藍圖」。而那些情緒、想法和行為的經驗,可能會又強化了原有的信念。
And make it seem as if the experience is generating the belief, but that’s not true. The belief is there first then the experiences of emotion thoughts and behaviors.
然後讓事情看起來像是「經驗在導致信念的產生」,但那並非真實的運作過程。是信念已經存在(先有信念),隨後才有情緒、想法和行為上的體驗。
然後讓事情看起來像是「經驗在導致信念的產生」,但那並非真實的運作過程。是信念已經存在(先有信念),隨後才有情緒、想法和行為上的體驗。
And the reflection in life comes after.
而且你生活中的各項反映,也是隨著「你的信念」產生的。
而且你生活中的各項反映,也是隨著「你的信念」產生的。
And that’s why you can always trace them back to what the belief must be in order to be having the experience that you have it. Always, that’s how it works.
因此,這就是為何你可以追朔回去,找出「什麼是你必定已深植的信念」才會產生你正在經歷的體驗。這就是信念(和想法、情緒、行為之間)「如何運作」的過程,永遠如此。
因此,這就是為何你可以追朔回去,找出「什麼是你必定已深植的信念」才會產生你正在經歷的體驗。這就是信念(和想法、情緒、行為之間)「如何運作」的過程,永遠如此。